• 第01集
  • 第02集
  • 第03集
  • 第04集
  • 第05集
  • 第06集
  • 第07集
  • 第08集
  • 第09集
  • 第10集
  • 第11集
  • 第12集
  • 第13集
  • 第14集
  • 第15集
  • 第16集
  • 第17集
  • 第18集
  • 第19集
  • 第20集
  • 第01集
  • 第02集
  • 第03集
  • 第04集
  • 第05集
  • 第06集
  • 第07集
  • 第08集
  • 第09集
  • 第10集
  • 第11集
  • 第12集
  • 第13集
  • 第14集
  • 第15集
  • 第16集
  • 第17集
  • 第18集
  • 第19集
  • 第20集
丹麦版谋杀第一季

丹麦版谋杀第一季

主演:
苏菲·格拉宝,索伦·莫灵,拉斯·米克尔森
备注:
已完结 共20集
类型:
海外剧
导演:
内详
年代:
2007
地区:
丹麦
语言:
丹麦语
更新:
2023-06-21 09:41
简介:
探长SarahLund(SofieGråbøl饰)即将辞去工作带着儿子随男友去瑞典开始新的生活。但是临行前,她却被迫与新来的继任探长JanMeyer(SørenMalling饰)一起接手一件棘手的案件:少女NannaBirkLarsen谋杀案。这时哥本哈根市长竞选正处.....详细
相关海外剧
丹麦版谋杀第一季剧情简介
海外剧《丹麦版谋杀第一季》由苏菲·格拉宝,索伦·莫灵,拉斯·米克尔森主演,2007年丹麦地区发行,欢迎点播。
探长SarahLund(SofieGråbøl饰)即将辞去工作带着儿子随男友去瑞典开始新的生活。但是临行前,她却被迫与新来的继任探长JanMeyer(SørenMalling饰)一起接手一件棘手的案件:少女NannaBirkLarsen谋杀案。这时哥本哈根市长竞选正处激烈状态,年轻有为的候选人TroelsHartmann(LarsMikkelsen饰)胜算颇大。但是他的竞选团队却与这场少女谋杀案有着千条丝,万条线原一根又一根,数也数不清现多相互之间种种密切而复杂的联系的联系。随着调查的深入,Sarah的个人生活也被案件改变,但真相却迟迟没有付出水面……
丹麦版谋杀第一季影评
这是一部拍得很像小说的电视剧——无怪乎它的改编小说版几乎与原剧全无区别。它提供的细节是我见过最丰富的,而且它有一种阅读感:当我看演员的表演时,我在不由自主地读每个人的表情,读每个场景的细节,读氛围——而所有这些都能毫无困难地直接化成具体文字。这肯定不是一部轻松的电视剧,移开眼睛几分钟就会错过一些东西;它的节奏极为紧张,基本上二十集里面每一集都在翻盘,每一条线索都会指向新的方向。所以不到最后一集(严格地说是倒数第二集的结尾),几乎没有人能认定那个凶手。我大概数了一下,被当作凶手或者重大嫌疑犯的人一共出现了6个,隐瞒证据误导了调查方向的人除了那6个嫌疑犯还有6个,在竞选这条线上尔虞我诈的政治纷争里,被当作办公室间谍的人除了嫌疑犯还有4个,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部剧会给人每十分钟就神展开或者推倒重来的印象。当然,它也并非十全十美。追求极度复杂的案情最后必定会漏掉一星半点未能交代清楚,而且难免会有几次“这事儿你当时怎么不说”的情况出现,但我觉得完全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不产生矛盾或bug。能够把剧本写到这个地步,我觉得已经相当相当不容易了。到最后一分钟,它仍然能让观众惊讶。还有一点我很喜欢,就是剧情不是一味直线发展的,案件调查遵循某种节奏,在适当的时候出现反复,达到一种螺旋上升的效果。怀疑A,推翻怀疑;怀疑B,推翻怀疑;怀疑C,推翻怀疑;最终被推翻的证据累积起来导致再次怀疑A,等等。这样的螺旋结构同步出现在好几条线上,并彼此交缠,又加深了那种“时刻不能移开注意力”的观剧紧张感。另外它对观众智商的态度是很尊重的,基本上没有把观众当初心者对待。看到一个证据,警察马上就进入下一步的行动;出现一个危机,警察马上就有正确的处理办法。他们的推理和直觉反应进行得如此之快,观众往往是随后才理解为什么这么做。只有最终凶手的揭露是略微放缓了的,观众可以和警察一起看出线索逐渐指向谁。但以上并不足以使它成为一部神片,它最成功的地方仍然在于人物塑造,在于深度、深度和深度。(以下涉及部分剧透,没有看过的最好不要继续)我常常觉得,无论电视剧也好,小说也好,塑造一个有魅力的角色是容易的,难的是始终保持这个角色性格的一致性。写着写着就走样了,或者演着演着就不是那个人了,这种悲剧实在是看了太多。情节可以神展开,但人物千万不能——但又有什么拦得住鸡血上头萌点爆发或者突然不在状态的作者呢?(当然,某些动不动就从里到外重生一次的角色可以不在此列……)所以我非常钦佩编剧的意志力。这部剧里每一个较为重要的角色,性格都是连贯、一致和完整的。他们的感情互动,也同样是持续、深沉而现实的。这是一种克制,是对现实生活的成熟认知。所以我们看到父亲仍然手刃了凶手,尽管之前他已经因为错打了另一名嫌疑犯而短暂入狱;女主角的男友一次一次容忍她的失约仍然没有像狗血电视剧那样随便出轨;市长候选人不断掉进“政治理想主义”的坑里,但最后仍然拨出了那个代表良心的电话。没有人是可以轻易被改变的,没有什么关系是那么简单就可以打破的,不是在短短二十天里,不会因为被卷进突如其来的灾祸。所以没有圣人。每个人的弱点都坦荡地呈现出来。差不多每一个角色,都有过让观众很气愤或郁闷的时刻,会想要拦住他/她,说“你这样有意思吗?”——是的,这是错的,但这是我的坚持,我面对世界的方式。差不多就是这种感觉吧。我印象最深刻的两个人,一个是女主角Lund,一个是政客Hartmann。Lund在99%的时间里都没有表情,真的没有。她平静得让人望而生畏。那种永不回头的坚持,不辩解,不犹豫,不妥协,没有时间后悔,推开关怀和爱,抛掉遗憾和眼泪,一意孤行。很多时候我觉得她根本就是一种中了邪的状态,什么都不重要了,只要把凶手找出来。当剧集结束时回顾整个案件的破获过程,其实她一步都没有走错。她做出了最快的判断,寻找着最正确的方向,几次失误都是因为证据上的巧合以及关键证人的缺失或隐瞒。但是如果她慢一些的话,是不是可以避免一些事情的发生呢?我想或许是可以的,但我觉得慢下来的话,她才会崩溃。所以我也不知道那些悲剧,尤其是受害者家庭的悲剧算不算她的一份责任。(Meyer的悲剧我更容易归类到“意外”里面)我很容易产生一种“警方办得太快是错,太慢也是错;和家属沟通是错,不沟通也是错”的无奈感。为什么要把这一家人的伤口反复撕裂的过程如此清晰地展现给观众呢?为什么我们的反应不是流泪而是默默地将手按在胸口呢?或许仍然是因为……现实主义是最大的人道主义。另一个人是Hartmann,我从一开始就非常喜欢他,然后我意识到我喜欢的其实是他的幼稚。理想主义的政客在影视剧里往往非常没有说服力,但我真的觉得Hartmann太有魅力了。他不是不玩手段的,但他的“狠”总是太孩子气——你出局,你出局,你也出局!我不信我不能一个人玩,不信我改变不了这一切。他做了很多身为政客绝对不该做的事,也有着多疑、冲动和突如其来的软弱。当他坐在监狱的会客室里,半边脸对着阳光,听别人平静地叙述他不顾一切想要隐瞒的秘密,看到他的骄傲一点点粉碎,就是我真正记住这个人的时刻。还有一段我也一直记得。在电视辩论开始前,老市长半是阴狠半是诚恳地对Hartmann说:我们是一样的人,区别只是我知道这一点,而你不知道。但在最后,躺在病床上的老市长终于承认:也许你是不一样的,也许世界已经不太一样了。但你仍然要面对你的污点。sleep on it. live with it.所以我很喜欢故事的结尾。他成功了,但他已经明白身边所有人和他的理念都不同。他注定要背着更重的包袱,面对更深的孤独。也许他走不了太远就会“成熟”起来,但我希望他可以坚持得更久一些。【顺便发个下载:http://www.douban.com/note/190215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