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集
  • 第2集
  • 第3集
  • 第4集
  • 第5集
  • 第6集
  • 第7集
良辰吉时

良辰吉时

主演:
张艾嘉,李康生,杨祐宁,谢欣颖,薛仕凌,姚以缇,段钧豪,黄仲昆,吴大维,周采诗,颜毓麟,林哲熹,钟政均,白润音,陈妍霏,黄远,瑞玛席丹,洪小铃,陈罗密欧,陈丽贞,唐治平
备注:
全7集
类型:
台湾剧
导演:
黄熙
年代:
2022
地区:
中国台湾
语言:
汉语普通话
更新:
2023-02-22 09:56
简介:
本剧是国际名导侯孝贤首度监制剧集,《强尼凯克》金马提名最佳新导演黄熙打造奇幻又写实的黑色喜剧,金马影帝李康生领衔豪华阵容,更有金马影后张艾嘉友情演出,幕前幕后的含金量绝对让人大开眼界!太平市接连发生几起荒诞的死亡事件,包括老死、病死、自杀、他杀、意外或不详死因,这个地.....详细
相关台湾剧
良辰吉时剧情简介
台湾剧《良辰吉时》由张艾嘉,李康生,杨祐宁,谢欣颖,薛仕凌,姚以缇,段钧豪,黄仲昆,吴大维,周采诗,颜毓麟,林哲熹,钟政均,白润音,陈妍霏,黄远,瑞玛席丹,洪小铃,陈罗密欧,陈丽贞,唐治平主演,2022年中国台湾地区发行,欢迎点播。
本剧是国际名导侯孝贤首度监制剧集,《强尼凯克》金马提名最佳新导演黄熙打造奇幻又写实的黑色喜剧,金马影帝李康生领衔豪华阵容,更有金马影后张艾嘉友情演出,幕前幕后的含金量绝对让人大开眼界!太平市接连发生几起荒诞的死亡事件,包括老死、病死、自杀、他杀、意外或不详死因,这个地方围绕着一种诡异氛围,既虚幻又真实;但对吴月女而言,这里却有她一辈子的记忆与悲喜。
良辰吉时影评

新台剧复兴已是不争的事实。以《我们与恶的距离》《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等写实剧在台湾的大火为风向标,台剧开始摆脱以往恋爱偶像剧的枷锁,转而进行“写实向”的改革。之后《俗女养成记》《华灯初上》等兼具人文关怀和社会议题的“现实主义”剧的涌现,新台剧来势汹汹,在中国大陆也引起广泛关注。新冠疫情爆发后的这三年,多数台湾艺人回到台湾,加上电影产业的不景气,包括郑芬芬、杨雅喆、连奕琦等电影导演也转向剧集制作,电影导演们不但带来了作为创作者的个人表达,还将电影制作方式与标准带到剧集制作中。同时,以Netflix、HBO等为代表的流媒体的崛起颠覆了台湾电视剧的整体生态,网络剧集开始占据更重要的位置。多种原因的集聚与裂变,让我们欣喜看到,近些年以《想见你》《天桥上的魔术师》为代表的新台剧在题材选择、叙事手法变得更加多元,整体的制作水准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新台剧以焕然一新的面貌,不断给华语观众带来惊喜。

2022年3月18日,《华灯初上》第三季落幕,吊了观众4个月胃口的凶手终于在倒数第二集亮明身份,多线交叉的叙事、时代质感以及对个体人物的内心关切聚合成这部华语悬疑剧的代表作。同月27日,由侯孝贤监制、黄熙编剧导演、与HBO合作的《良辰吉时》在流媒体CATCHPLAY+以及HBO上线,引发华人世界的集体瞩目:国际名导首次坐镇剧集,知名电影人黄文英、姚宏易、廖庆松等分别担任艺术总监、摄影指导、剪辑指导,许志远和林强担任配乐,张艾嘉、李康生、谢欣颖、杨祐宁、姚以缇、段钧豪、薛仕凌等一批台湾资深演员和新锐力量出演,阵容豪华到让影迷们大呼过瘾。担任此剧编剧和导演的是黄熙,作为侯孝贤的弟子,之前曾凭借《强尼·凯克》入围过金马影展最佳新导演。

《良辰吉时》一共7集,目前在已上线5集。前5集故事各自独立,除却吴月女(张艾嘉饰)和她手里的木偶猴外,观众猜不到这几个故事的其他关联。剧中演员如段钧豪、姚以缇、谢欣颖等在不同集里演的人物名字、身份也各不相同,更是把观众搞得有些困惑。4月17日在第五集上线的同一天,该剧集在金马奇幻影展作为闭幕片,在大银幕上一次性播出5、6、7集大结局,现场两个厅的观众可谓是“幸运儿”,能够提前看完全部内容,不需要再苦等一礼拜。更重要的是看完第七集,随着剧情发展,前面积攒六集的谜团铺垫都将慢慢解开。

原来该剧集讲的是一个苦命女人吴月女在弥留之际想起她生命中的过往,那些与她人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的人:她在年轻的时候遇见一个不负责任的情人,跟他私奔,生了一个孩子,被迫去做公娼,后来因为失手打死了情人,在邻居礼仪师的帮助下,将尸体抛在海里。后来她和礼仪师在一起,好不容易等到晚年雨过天晴,又因为一场车祸夺走了她的性命。谢欣颖饰演年轻时期的吴月女,张艾嘉饰演年长时期的吴月女,二人在剧集最末有一段对话,令人动容,是全剧情绪最浓之处。

如此看来,该剧第一集讲的是礼仪师唐念生(李康生饰)——吴月女爱人的故事;第二集讲的是吴月女情人——洪允龙(薛仕凌饰)的故事;第三集讲的是落魄红顶艺人(杨祐宁饰)的故事,他曾目睹吴月女和唐念生在海边抛尸;第四集则是文文(陈妍霏饰)的故事,由于她横穿马路,造成了吴月女和儿子阿翔的死亡;第五集是子安(姚以缇饰)的故事,她是吴月女的闺蜜/姐妹;第六集是吴月女儿子阿翔(黄远饰),在一次收大体的过程中的离奇故事。

由于这些部分都是吴月女在弥留之际的回忆,因此难免会有模糊和不合逻辑之处。人物的面孔可能也模糊不清,恰如人在做梦的时候,感觉梦境是清晰的,但人物和事件难免有会逻辑上的错乱。这种创作手法,对于传统的电视剧观众来说,有着一定的观看门槛,会常常感觉剧情交待不清,人物行为动机不明,难以像观看传统电视剧一样,找到一条脉络清晰的叙事线索。

但这些状况其实黄熙及团队之前也有考虑到。好在流媒体时代,影迷向的观众给了很好的解读分析,他们追完每一集后都会在网络平台进行讨论。同时大多数观众也表示正是侯导团队电影级制作的加持,使得《良辰吉时》这部剧质感满满,在观感上相对于传统电视剧更倾向于电影影像的质感。事实上,我也倾向将《良辰吉时》看成是一部长达3个多小时悬疑感强、情绪浓烈的电影,要看到最后的部分,才能解开谜团,同时剧情本身又能带给观众丰富的情感体验跟思考。

黄豆豆:我挺喜欢你的第一部长片《强尼·凯克》。我也在期待你的下一部作品,没想到是一部剧集。是不是《强尼·凯克》结束之后你都在做这个剧本的创作?当时是准备拍成电影长片吗?

黄熙:《强尼·凯克》之后我创作了两部电影长片剧本,《良辰吉时》是由其中一个发展而来。

黄豆豆:那后来怎么会改成剧集的创作呢?

黄熙:其实《良辰吉时》一开始不是我最放在心上的故事。当时两个故事,一个关于“生”,一个“死”。一个关于生命的故事,所以这边(《良辰吉时》)就写了死亡。有时候“生”写不下去就写写“死”。所以《良辰吉时》一开始更沉重一点,文本也更暗黑。但它其实还是从一个长片故事开始的,只是因为我自己蛮爱看影集的,有天又刚好想到“猴子顺口溜”,就觉得如果是长片做成影集也蛮有趣的。其实开始时比较像一个很大的故事,然后一条一条出去的支线,先写了六集。写完六个独立的小故事后就想,毕竟电影长片先写的,对于主人公吴月女还真的挺有感情的,还是想讲讲这个女人,于是写了第七集,回到吴月女身上,又重新修改了前六集。

黄豆豆:所以在一开始的框架里并没有把第七集的部分提前构思好。

黄熙:对。其实是先写了几个小故事,一开始我们有做一些田调,了解到很多关于华人殡葬文化的习俗,也采访了很多殡葬业者听到了不少相关故事,现实比故事更荒诞更具人情。这些民俗文化跟真实故事都蛮有趣的,因为它们本身故事性就很强。所以才会想说,如果是类似寓言的小故事,做成短的影集的会是什么样子。于是就写了六个关于死亡的故事,再融入吴月女的故事。最开始是很简单的想法,也没有觉得它会这么快被制作、拍摄出来。

黄豆豆:因为写了七集,所以才用“一个礼拜七天”这样的构思把它串起来。

黄熙:对,后来资方从发行上觉得一个礼拜的概念挺好的。因为按照顺口溜是念到星期十猴子死掉。我最开始想,猴子第十天死的话,就可以写九集。但后来资方觉得一个礼拜正好是一个时间单位的循环,后来就做成了七集。

黄豆豆:你刚才提到的关于猴子的顺口溜,这个应该是台湾地区比较熟悉的,我好像从来没有听过。

黄熙:我本来以为猴子顺口溜是广为人知的,后来问了身边朋友,才发现很多人都没有听过,我才发现这是一个地区性的东西。我们后来做一些调研,发现了一种共同性,就是大家都会听过类似童谣,小时候没多想或者觉得挺有趣,但是长大之后就发现挺黑暗的,即便是《两只老虎》也是一只没有耳朵、一只没有眼睛,就觉得怎么会让小朋友唱这种东西。但因为剧本已经写完,故事已经和猴子关联比较紧密,所以我们就没有再换成大家更熟悉的童谣。

黄豆豆:对。所以我本来看第一集,看到那个猴子的时候,我还有一种看《红衣小女孩》的感觉,以为会是个恐怖片。

黄熙:可能大家一开始会以为是恐怖片,或者带一些悬疑。但看到后面会发现其实有些感人有些温暖的存在。

黄豆豆:其实整个剧到最后一集的时候,才把前面的一些谜团揭开。如果把这部电视剧想象成一个三个小时的长片,我觉得是一个很精彩的悬疑片。我看到第七集后,再反过头来琢磨前面的一些人物和细节,觉得挺精彩的,有一种兴奋感。《良辰吉时》不像传统电视剧,你们当初在制作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这样的一种叙事手法和构思对普通观众来讲门槛太高。

黄熙:我创作时还好。从文本到完成片子,中间发生许多次的再创作,演员、主创团队对文本的一些想法和建议一直在发展。所以这并不是一个很封闭的创作。这也是受侯导的影响,包括长期在侯导身边的团队也好,演员也好,我自己也好,其实创作上都很开放的,我们都很兴奋。这次的拍摄时间加上休假只有五十二天(本剧去年4月21日杀青,大结局上线前3天是杀青一周年),而且每集故事相对独立,每集影像风格、叙事节奏又都不同,所以就变成我们要跟主创跟二十几位演员一起去准备去想办法。很多事情它都发生得非常快速,所有的建议和火花在很短的时间内要碰撞跟尝试。大家都挺亢奋的,大家也没有在纠结它需要更像影集还是更像电影,就是按照适合每个故事的呈现方式,按照熟悉的工作方式来拍。当然这次也很幸运,因为都是熟悉彼此的同事与前輩,工作起来特别有默契,大家也不会说不愿意或者害怕丢一些新东西来尝试。所以我们在现场的时候,即使已经围读过本,很多演员突然想到一个灵感,他会询问能不能这样试试,然后就变成了大家一起在创作,很多集数都因此变得跟最初剧本有所不同,更加动人。所以《良辰吉时》出来后,我觉得是个很有趣的作品。我相信《良辰吉时》的观看门槛是有的,也不能说是观看门槛,这样说也不合适,只能说这部影集不是特别大众向,对于有些人来说很喜欢,对于有些人来说不是他爱看的。包括剧本上的设计是有做反转,每个小故事至少都有一个反转。那时的想法是不要花太长的篇幅去讲一个故事,所以不会有太多的铺垫跟解释,因此观看上可能会有点挑战观众的习惯。因为一般集数比较长的影集,它会有较长的时间让观众慢慢进入、熟悉人物,再慢慢有一些事件发生。可是我们的一集里有较多的事件发生,所以观众观看的时候会辛苦一点。

黄豆豆:目前你听到周围人或者一些观众的反馈怎么样?有没有出乎你的意料?

黄熙:我觉得有。我本来想象接受的观众群会更少,我不太用社群网络,但听到别人传来的一些影评甚至是网友的分析解读还蛮感动的,因为他们看的真的非常非常细。我也会把这些分享给主创团队,因为有很多的确是主创团队在拍摄时候的小巧思,很高兴有被看到。而且有更多的内容是观众自己解读出来的,这部分我自己是非常惊喜,比如说我会想观众怎么可以看到更远的东西,那是我都还来不及看、来不及构思的东西。

黄豆豆:是的,我周围喜欢这个剧的人会认为这个电视剧非常特别、电影感很强,包括还没更完就有一种边追边等待最后结果的感觉。另外一些人是觉得到目前为止还没太看懂,这些人会认为是不是等到了后面几集就会有解释。那我看完全集后就想探讨一下最后一集跟前面几集的逻辑关系。你刚才也说到了最后一集是最后才创作的,要把这几集用吴月女串起来,那么第一集是不是就是讲吴月女爱人的故事,第二集我有一点没有特别看懂,就是说薛仕凌演的这个角色跟吴月女的情人都叫洪允龙,他是同一个人吗?

黄熙:他们是同一个人。其实看到第七集的时候你就会明白前六集里面出现的一些人物和吴月女之间的关系,但是仅仅止于那个关系而已,并没有想做悬疑反转那种,重点还是在人物跟情感上,希望这种带悬念的手法,能让观众更加关心吴月女这个平时不会被人关注的女人,可能这种方式对于有些观众是有趣的,对于有些观众可能是有些“上当”了(笑)。吴月女年轻的时候跟洪允龙一起私奔但没什么好结果,等于前面的剧情内容都更象是吴月女的一种投射,是一些因为她而衍生出来的故事。比如第一集说我们讲的是唐念生的故事,可到底这故事是真是假,我觉得都可以讨论,我也没把故事写死。在剧中人跟人的关系是真的,但是事件就有真有假,事件的真假也在于你怎么看,怎么去相信,怎么去理解。这个部分可能就是所谓的观看门槛吧,也应该是观众觉得在观看的时候比较痛苦的地方。

黄豆豆: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虚构的“太平市”,但其实里面写的很多事情在我看来都是现实的一种写照,那你取名“太平市”有没有一定的反讽意味?

黄熙:开始写的时候没有,但是拍完了之后发现还挺讽刺的,因为当初写“太平”这个名字当然跟“太平间”是有一点呼应。我觉得看到第七集后,我相信有些观众比较可以理解到底整个“良辰吉时”在说什么。除了前面一到六集我们尝试讲述的一些悬疑感、值得推敲的情节、甚至娱乐感之外,我觉得最后还是回到人本身,或吴月女本身,或者我们每一个人本身,最后还是讲你自己是谁、你自己的存在、你自己的生命。最终还是在祈求一个生命对于平安与太平的向往与追求。所以我觉得“太平”它最开始没有讽刺的意思,只是出来后竟有那个效果,跟黑色幽默呼应也是挺好的。

黄豆豆:当初是怎么考虑会出现像段钧豪、姚以缇、周采诗这些演员演这么多不同的角色?

黄熙:最开始考虑制作时,就发现每集故事不同人物不同,对于演员的数量是极大的要求,有些集数的角色戏份虽然不多,但也都是很重要的。当时跟制片人还有选角指导讨论时,大家冒出一个想法,如果同一演员出演不同角色会如何呢?当然这如果只是从制作层面的退而求其次是不会这么做的,我们想的更多的还是一个创作上的事情。其实整个故事在创作设计时很明确是讲,吴月女人生弥留之际,她去回忆一些故人。因为你知道人在做梦或人生弥留之际的时候会想起的人,不是逻辑性的,甚至不是特别准确的。就比如说你以为记得这个人,但是在你回忆当中,他可能面貌已经模糊了。或者回忆一件事时,只是把认识的人的脸放进去,而事情中真实的人的具体身份已经不得而知了。有天团队里有人说了自己一个解读,说的是第二集,洪允龙做了错事,有一个叫王思洁的很勇敢的女生向洪允龙复仇。吴月女是一个受害者,是一个被洪允龙伤害的人,她只是最后一次因为忍不住而意外把洪允龙弄死,但吴月女在整个过程中对洪允龙的反抗是不如王思洁的。那投射到星期二的故事当中,王思洁就变成小吴月女的长相,所以王思洁的那张脸其实就是小吴月女的脸。而在实际帮助小吴月女的姐妹,就是子安(姚以缇饰)的脸和洪姐(周采诗饰)的脸,她们是现实中吴月女身边的人。这部分隐喻不是剧本可以完成的,而是大家创作时碰撞出来的。当时演员规划跟排期是很复杂的,但确实团队有放一些小小的巧思在里面,然后有观众会读解到这些东西,就很令人高兴。我们所有的东西并不是一个现实的逻辑或者说是完全理性的安排,更多是一个情感上的逻辑或吴月女弥留之际她的一个逻辑,再以此来安排七集的故事架构和演员出演。

黄豆豆:对的,我觉得这个的确是需要解释,不然观众观看的时候也会有一定的困扰。

黄熙:是,创作时有这样的预感,也做了一些调整,但整体这个剧会有这样的接受门槛吧。但没办法,这是这次的尝试,也许下次会拍的又不一样了。我们当时是有了这样的一个故事,并且想做些跟以往不同的尝试,同时流媒体平台播放也多了些宽容度,我们就试试看。这个故事可能不是面向最广泛的观众,可能会更影迷向一些,或者更讨平时看这类题材的观众喜欢,他们可能会在观看的时候觉得有趣一些。但是,对于平时不是爱看这种的观众看上去会难接受一些,这个我们自己是有一些预判。我们只能在拍摄和讲故事的时候去想清楚怎么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尽量做得好一点,以及在上线时,会有一些互动、导读方向的东西。或者说,如果想要保守想要更广泛的观众,可能选择“死亡”这个议题就不适合了,但对于我们来说,“死亡”是一个值得被讨论的内容。

黄豆豆:所以看完这个戏,我觉得它比起我们看的那些传统的家长里短、甜蜜偶像的电视剧,的确沉重很多,刚才黄熙导演说到的关于“死亡”的这个议题,我真的觉得好沉重。当时你怎么会对这个议题或主题有思考呢?

黄熙:可能是因为那时正好在写另外一个讲生命的故事吧,那与它对照的就是死亡这个议题。所以《良辰吉时》在呈现形式上我也尽量让这个沉重感淡一点点,采用一种比较黑色幽默的方式,除了第七集稍微写实一些。在剧中的很多的表演其实很不写实、很怪异,所有演员的状态也都比较夸张。他们表演起来就像你说的那样,不是一般的偶像剧或者家庭剧的写实表演方式。那时有跟演员聊说可以有一点点的舞台感、剧场感的表演,包括很多情节处理时,演员的情绪演绎方式不是很理所应当的一种表现。我觉得这些方式都是在让整个剧不是在一种严肃的态度里探讨死亡这个主题。死亡它的确会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上,但我们不太想去一直讲述它,因为那个压力的确是颇大的。但是,因为死亡的存在,反而会让你去思考很多其他的东西。所以,其实我们希望大家想的是,你活着的时候到底是个什么状态,你希望你活着的时候到底要做什么,通过死亡来反思,想想自己的人生,想想自己的生命,或者是当你碰到一些你觉得很荒谬的事情时,你怎么去把这个日子再过好一点。我觉得我们不是平铺直述地去讲活着的时候的事情,而是透过死亡去讲活着的时候的事情。

黄豆豆:对,之前像电影《父后七日》、《孤味》,其实也都在讲死亡,但也是用比较黑色幽默的手法。《良辰吉时》最后一场戏,谢欣颖和张艾嘉相遇,我觉得特别感人,我觉得这是整个剧的灵魂,就是怎么跟年轻的自己,或者说年轻的跟未来的、老的、死亡的自己相遇的话,会思考怎么样活得更有价值。当初是怎么设计的这场戏?

黄熙:因为每集都有人物会回到“帆城”,那是张姐饰演的吴月女所在的地方,是她弥留的一个空间。第七集的部分,有跟张姐讨论,那第七集是谁要跟她在帆城?是所有人都再进来帆城,还是比如洪允龙回来呢?那时候我们也是有思考挣扎过,后来就突然灵光一闪,感觉说好像她跟她自己,如果跟年轻的吴月女一起回到帆城的话,也是一种自我和解吧。我觉得人到最后那一刻,也就只剩下自己了。所以我就写了她跟年轻的自己相遇了。那场戏拍摄时我发现大家非常投入,我有吓一跳,我很少写这么煽情的东西,我写的时候自己都觉得有点却步。拍摄时我坐在监视器后面看,拍完一条后就发现现场氛围不太对。我们剧组是本来就挺安静的剧组,因此拍摄现场都是很安静的,但是那场特别安静。第一条拍完后,我发现有点不太对劲,大家情绪特别重,两位演员也好,然后包括姚宏易导演,那时候连我们的推轨师都哭了。技术组都是一帮硬汉,就感觉怎么每个人眼眶都有点怪怪的,因为他们更接近张姐跟谢欣颖的位置,我到那一刻才发现,好像这一场有些不一样了。当下是感动的,我自己看了也被两位演员完全打动。因为我当时写的时候完全没有想到鼻酸的感觉如此强烈。

黄豆豆:那在前面六集里,你个人有比较偏爱哪几个故事?

黄熙:我个人的话,其实还蛮喜欢第一集的……这样讲会不会代表其他的不喜欢?(笑)到第五集的时候,制作层面和团队拍摄的整个状态都比较顺。第五集有两位演员是新加坡演员,那时他们必须隔离出来才能拍摄,所以读本会是线上,前面接触也很少。一开始有担心,包括定妆也都很赶,结果第五集拍得很顺。而且两位演员也注入了很多变化。

黄豆豆:第五集的陈罗密欧故意用了一种夸张的表演风格。

黄熙:对,陈罗密欧很夸张,他用了很奇怪的演绎方式,也是我们现场才讨论出来的。他完全是用舞台剧,或者是早期的台湾连续剧的一种表演方式。第五集整个都困在船上拍摄,空间非常小,但是出来效果还不错。到第六集,想说礼拜六嘛,就轻松一点,我们找了《强尼·凯克》的演员回来,然后这一集写的是无厘头的故事。小时候看很多综艺节目的搞笑短剧,很夸张以及莫名其妙的打闹,所以这些演员们在里面几乎跟《强尼·凯克》是完全不一样的样貌,包括我们故意把瑞玛席丹搞得很不一样,来了两天角色就死了,在情节上反而是段钧豪跟唐治平多一些。就我个人觉得还挺有趣的。我们团队内部也常会问这个问题,好奇团队的人会更喜欢的哪一集,而且很妙的是,大家的答案其实都不太一样。

黄豆豆:我个人非常喜欢的是第一集,即便看完全剧再回过头去,我也会觉得第一集的反转和想法好有意思。而且里头李康生和吴大维的表演方法的冲撞,我都觉得非常有趣和黑色幽默。

黄熙:这个题材多多少少还是有些沉重,而且要尝试讲述它还蛮挑战的。其实一直以来,怎么讲关于死亡的议题,我们有比较小心翼翼地想。但思路一直是不想做得沉重,因为本身华语观众就不太看或者讨论这样的话题,还拍得特别沉重,就容易让观众排斥。所以我们就想用黑色幽默来冲淡一下,也想有情感上的温暖可以放里面。第一集拍摄时康哥(李康生)给了我们非常大的惊喜,他的表演节奏、方式和他带来一种喜剧方式,在现场也是很好笑的。我们本来在殡仪馆的一个废弃的停尸间里面搭的景,刚开始时大家压力很大,因为还是会怕,很少有人晚上会在那里。可是不知道怎么回事,康哥和大维哥一来,把他们两个放在一起很妙,两种不同表演方式的演员凑到一起,带出了一种氛围。我们是先拍第一集的,所以也很感谢这个缘分,我们后面几乎就延续第一集的调性,基本上是康哥帮我们定了黑色幽默的呈现方式。第七集,康哥跟谢欣颖擦指甲油那一场戏,是我自己很喜欢的,虽然那场看不太出来,但现场真的蛮好笑的。

黄豆豆:所以我觉得整个剧的选角很厉害。

黄熙:对,非常感谢演员们愿意加入,以及制片人和选角指导非常细腻的对演员们与角色的评估。

黄豆豆:我还蛮好奇的,你以前在侯导的剧组实习过是吗?后来再去美国学电影,然后回到台湾之后再来到侯导这边来工作,是这样的吗?

黄熙:没有,我先去念书,念书的中间去实习,参与了《南国再见,南国》。然后毕业再回来,在侯导公司,也参与了《刺客聂隐娘》。

黄豆豆:作为年轻导演,你在侯导、黄文英、姚宏易、廖庆松等这些老师面前,会不会有压力呢?

黄熙:当然有啊(哈哈)。这一次侯导、文英老师、廖老师、姚哥,我觉得他们都比较像是老师。我们会先把想法拿出来,给到每个部门的老师,大家再做一些讨论。我觉得侯导的团队,不管是文英老师、廖老师或者是姚哥,真的都是蛮开放的,让我们去做很多的尝试。当然你得有想法,得清楚告诉他们你的想法是什么。我觉得他们在知道想法是什么的时侯,他们其实不太干预,也不会说你这个不好,那个不行,反倒是给很大空间去尝试。先做出来看是什么样子,所以我觉得侯导团队有一个很特别的点,就是会勇于去尝试很多东西。或许这些老师也知道这个剧观影门槛会有些高,但是他们不会来直接地阻止你。反倒是会比较在意你到底有没有更创新的东西,你有没有去做很多的尝试。而且我们最开始讨论的时侯就一直想说打造一个虚构、但很多细节上写实的一个空间,太平市是一整套的系统,有服装、钱币、地名、指示牌、报纸,所有影集出现的道具我们都完整设计出来了一套。同时这个戏又要是虚的,又要是实的,其实很难,在画面中怎么去实现,在声音中怎么去实现,然后配乐又怎么去做。这里面其实有好多很不容易达到的效果,也有赖于几位前辈们的帮忙跟过程中的鼓励,才得以实现。

黄豆豆:这个剧集里头的配乐是怎么样的一个创作情况?

黄熙:配乐是蛮有趣的部分,我们会先设定一个整体的基调,同时又每集配乐都不同。只能根据整体基调,再根据每一集的音乐点细化。哪个部分该突显或收敛,具体要做到什么程度都很难以拿捏,因此配乐老师在创作过程中也很挑战自己,有些我们认为理所应当的音乐在具体使用中却不合适,有时发现反其道而行之的效果更好。所以这次会比较辛苦,老师大概创作了不少于一百首曲子(笑)。另外一点,其实所有配乐和歌曲的部分也是我们想传达的信息,例如片头曲、片尾曲,是剔除所有表现形式后,很贴近我们创作理念的核心内容与价值所在。

黄豆豆:对,你们的团队真的是阵容豪华(笑)。

黄熙:这归功于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开始我们就想说做一个有趣的、不一样的东西。所有的团队和成员都投入在这一个作品上,除去做好本职工作外,大家也会提出很多新奇的点子。像配乐的制作,早在剧本写作和现场拍摄阶段就已提前介入,我会定期跟他分享创作和剧组的进度,他也会到拍摄现场听环境音再制作。对大家来说,《良辰吉时》算是一种互相激励吧,我观察到连姚宏易老师和许志远老师这样经验丰富的老师在初期都还在琢磨,我觉得大家开始都一直在琢磨“太平市”到底是什么,如何处理等等。不过一旦深入后,就会发现老师们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大胆尝试与探索,像姚宏易老师有时候会对剧情有突发奇想,那我们两个人就会在摄影机旁很小声的讨论,我就现场改剧本,所以是一个很有趣的创作过程。

黄豆豆:大家也觉得这是一个新尝试。

黄熙:每一个环节都会碰撞出新的火花,找片头曲的时候,我们先放偶戏,然后用很多音乐搭配,发现都不行,我们的选角指导就提议用范晓萱的《I Promise》,结果意外地合适,所以它也是由缘分促成的合作。

黄豆豆:那作为创作者你有没有想补充的部分?

黄熙:您看到最后,会觉得到了第七集与自己的预期不太一样吗?

黄豆豆:有点不太一样,甚至蛮出乎意料,我很喜欢后面的设定,原来谢欣颖饰演的角色与张艾嘉饰演的角色是同一个人,从某个角度看,她们的长相也很像。

黄熙:对,这也是我们得到的一个意外惊喜,当时我们回传剧照时,就不只一个人觉得两个人看着有点像。《良辰吉时》有许多这种奇妙的化学反应,也让我们看到好多演员很多不同以往的面向与可能性。我们也好奇第七集播出后,大家对《良辰吉时》整体的感受是什么。

黄豆豆:就像刚才黄熙导演说的,第七集是对前六个部分的收束,使得前面的那些似乎有些缥缈、虚幻、黑色幽默的剧情得以落地。这个设计很棒,满足了大家之前对侯导团队的强烈期待。看完后我觉得吴月女怎么这么苦命。

黄熙:是大家都觉得说怎么会有这么悲惨的人物,天底下的惨事好像都发生在她一个人身上(笑)。它结局不是一个类型片的大反转,那种密集的反转在之前的每集剧情中已经有过,最后我们还是会回到人物和情感上。

黄豆豆:我想问一下导演,你的电影《女儿的女儿》目前有在做吗?

黄熙:《女儿的女儿》就是前面说的关于生命的故事。如果没有疫情的话,本来会先拍《女儿的女儿》,再拍《良辰吉时》。由于本来有一部分纽约的取景,就耽搁了。《女儿的女儿》还在继续,而且这个期间我们也在观察疫情对电影的影响,疫情后大家想看什么样的电影,会怎么看电影,因为《良辰吉时》是疫情期间拍的,我们有些感受,也很幸运能顺利拍完并上线了,现在还是希望大家都能平安健康。《女儿的女儿》找到了叙事表达跟制作的创新点,这种创新也获得了一些的人认可,希望能早些跟大家见面。

黄豆豆:好的,那后面导演还有拍剧集的打算吗?

黄熙:是有的,我觉得剧集的创作蛮有趣的。因为可以有比较长的篇幅可以去做更多的内容。而且不仅是我们,在目前的大环境下,很多人也在讨论,正如你最开始讲到的,其实也可以把它想成一个三小时的电影。

黄豆豆:好的,谢谢导演的分享。

黄熙:不会不会,也感谢黄豆豆老师。

原文刊载于【映画台湾】,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