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D
  • 超清
大进军——席卷大西南

大进军——席卷大西南

主演:
傅学诚,卢奇,徐光明,郭晓峰,赵恒多,姚居德,丁笑宜,古月
备注:
HD国语版
类型:
战争片
导演:
杨光远
年代:
1998
地区:
内地
语言:
更新:
2022-12-19 15:42
简介:
解放战争后期,随着三大战役的胜利结束,党中央、毛主席战略决策,令刘伯承(傅学诚饰)、邓小平(卢奇饰)率二野及四野一部,向湘鄂黔川挺进,对盘距在西南的残敌围而歼之。南下途中,邓小平向邂逅的铁路专家询问成渝铁路的建设问题,并给南下部队及时上政治教育课,贯彻毛主席“将革命进.....详细
相关战争片
大进军——席卷大西南剧情简介
战争片《大进军——席卷大西南》由傅学诚,卢奇,徐光明,郭晓峰,赵恒多,姚居德,丁笑宜,古月主演,1998年内地地区发行,欢迎点播。
解放战争后期,随着三大战役的胜利结束,党中央、毛主席战略决策,令刘伯承(傅学诚饰)、邓小平(卢奇饰)率二野及四野一部,向湘鄂黔川挺进,对盘距在西南的残敌围而歼之。南下途中,邓小平向邂逅的铁路专家询问成渝铁路的建设问题,并给南下部队及时上政治教育课,贯彻毛主席“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伟大教导。刘伯承率部粉碎蒋介石(赵恒多饰)的阴谋,巧渡乌江,活捉敌兵团司令,突破白马山防线,解放西南重镇重庆。国民党西康省主席刘文辉(杨次禹饰)、军政长官邓锡侯(丁笑宜饰)等高级将领纷纷通电起义,蒋介石丢失了他在大陆的最后屏障,无奈之下,逃奔台湾......
大进军——席卷大西南影评

用了几天时间把前81电影制片厂的解放战争系列给看完了。电影主要模仿前苏联70年代拍的《解放》,学得还是挺到位的:人家拍了5部,我们拍了9部,而且把人家的航拍长镜头也学过来了,下面简单介绍一下:

影片 共有9部,分为:《鏖战鲁西南》、《挺进大别山》、《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大战宁沪杭》、《南线大追歼》、《解放大西北》、《席卷大西南》。共拍了10年——90-99。

首先我们的学习对象就错了,我们学习的是20年前的苏联电影,当时改革开放已经十几二十年了,苏联也已解体,所以影片从拍摄手法到思想观念都很落后。

影片用大量片段表现领导人怎么运筹帷幄,歌颂领导人的伟大功绩,具体到最重要的战争场面,很水,像放烟火。而且立意也没有人家深刻。

前苏联电影《解放》,描述得是卫国战争,从库尔斯克会战到攻占柏林,是抵御外侮保卫祖国的反侵略战争,炮火硝烟中女护士流露出对战争的厌恶,到今天看来都很深刻,体现出战争的残酷。而大决战系列拍的是第二次国共内战,是中华名族内部的手足相残,用歌颂的方式去表现,于情于理都不合适。战争本身是一种灾难,不存在什么正义或者非正义,何况是内战,打赢了右怎么样呢?战争造成的损失和伤亡部也得让全体中国人名来埋单吗?不能让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这才是后人应该记住的,而不是沉浸在前人的所谓辉煌战绩中不能自拔。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简编》记载:在整个解放战争中,国军伤亡171.1万,被俘458.7万,投诚63.4万,起义84.7万,改编29.3万。合计807.1万。投诚、俘虏和击毙旅级或少将以上高级将领1686名。我军阵亡26万,失踪和被俘19万,负伤85万,合计130万,包含之前民兵。

电影对战争的残酷性表现得不够,通篇我没有看到一个一枪爆头、鲜血飞溅或者残肢断臂满天飞的镜头,就连拼刺刀的镜头都是回避的。片中充满了浓厚的革命乐观主义,可以说给一代人造成了一种错觉:我们的军队英勇无敌,只要冲锋号一响,凭着一腔热血,就能获得胜利是的。现在只要一有什么新闻,网络上就叫嚣着打这个打那个的,就是这些电影给惯得。

当然影片也不是一无是处:《鏖战鲁西南》、《挺进大别山》、《大战宁沪杭》,算系列中拍的不错的,首先电影时长控制在两个小时,比较有戏剧张力,而且有一定的人文情怀:

《鏖战鲁西南》中,刘伯承问警卫员天气情况,要求他正确回答,表现出我们已经不再是游击队,而是正规军了,队伍要打胜仗,就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军队的高级指挥员在打了胜仗的情况下,也不能忘了获取新的知识,战争胜利后,劣势下葬,钉钉子那一下又一下的声响,告诉观众,战争是残酷的,是会死很多人的,不是小孩子办家家酒。

《挺进大别山》中,刘伯承有一句台词应该被人所记住:“老百姓不是命中注定要跟我们走的。”,当老乡告诉他村里有军队刚砍了两颗枣树修工事的时候,他立刻反应过来,是敌人,因为我们的军队不会砍树。这并不是表明我们的战士觉悟多高,而是因为军纪严明,警卫连涨刚刚因为拿了店铺里的一匹布、一袋面被枪决,没有人敢犯法。

最好的是《大战宁沪杭》,影片用历史胶片和老兵回忆的方式推进剧情,可以说是小人物戏份最重的一部。解放上海我们因为要保护市区不能用重武器,导致部队伤亡很大,于是战士们想不通,提出到底是要资产阶级的大楼还是无产阶级的生命这种要人命的问题时,27军军长说的那番话,现在的当权者都应该好好听听:

“你们问我为啥不开炮?问我是要资产阶级的大楼还是要无产阶级的生命?好,我现在问问你们:如果旁边的房子里住着你们老婆孩子、父母双清,一颗炮弹落下来会是什么样的后果?你们敢下开炮的命令吗?你们大家都低头看看,心口上写的什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是解放人民的。谁说大楼是资产阶级的?明天就是无产阶级的,上海就是我们的家。四百万父老乡亲兄弟姐妹,都是我们的亲人。”拆房子的时候有把老百姓当亲人吗?

5班最后一个战士在弹雨中倒下,一声婴儿的啼哭,一个新生命降生了,上海也快要解放了,一个新的时代就要开始了,似乎也带一点儿宗教意味。

最后一部是《席卷大西南》,影片最大的进步就是同期收音,着重表现刘邓之间的友情,邓小平和铁路专家商议成渝铁路的建设,预示着战争应该结束了,“中华名族的血流的够多了。”片中唯一一句有分量的台词。

1998年,美国斯皮尔伯格拍出了经典主旋律战争电影《拯救大兵瑞恩》,而我们81厂的主旋律电影却继承了20多年前落后的拍摄手法和思想观念,丝毫没有意识到我们已经是正规军,不再是游击队了。

2007年,冯小刚拍《集结号》,找81厂做特效,被拒绝,他们认为片中解放军不够正面,最后特效是韩国人做得,做得很棒,可以说81厂错过了难得的一次转型机会。

主旋律电影一定要有人文情怀,这样才有人看,像《爱国者》、《光荣战役》、《拯救大兵瑞恩》、《风语者》,都是不错的主旋律电影—。我们也不指望内地能拍出像《现代启示录》、《黑鹰坠落》那样带有反思的主旋律电影了,《集结号》勉强算一部吧,但有一个现实是要面对的:美国的主旋律电影是拍给世界人民看的,中国的主旋律电影自己人都懒得看。

“弹棉花呦弹棉花,半斤棉弹成了八两八,旧棉花弹成了新棉花,弹成了棉被姑娘要出嫁。”,81厂这床旧棉花,因为没有人能弹,没有人敢弹,最终成了烂棉花,被历史所淘汰。